每当寒冬降临,往年的冻疮患者又开始如临大敌。民间有“一年冻,年年冻”的说法,许多朋友似乎都很害怕陷入冻疮“年年冻”的循环怪圈。那么究竟有没有办法防止“年年冻”的发生呢?武汉太医堂中医皮肤病医院专家指出:“冻疮‘年年冻’不是必然的,只要预防得当,完全可以远离‘年年冻’的烦恼。”
冻疮不仅是天气寒冷惹的祸
冻疮是寒冬或初春季节时由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炎症损害。好发生在肢体的末梢和暴露的部位,如手、足、鼻尖、耳边、耳垂和面颊部。
众所皆知,寒冷天气是造成冻疮的主要原因。专家告诉我们:“通常气温降到10℃以下,冻疮最容易发生。”寒冷使皮肤血管会收缩,局部皮肤缺血又缺氧、代谢变的紊乱,时间长了久之血管自然就会麻痹扩张、淤血、血浆渗出,引起局部水肿、水疱形成,乃至组织坏死。
冻疮也不尽然全是寒冷天气的责任。专家指出:“潮湿也是冻疮的重要诱因。潮湿可以加速体表散热,因此冬季湿度大的地区,冻疮发生率往往比干燥地区高。血管末梢循环不良、一些慢性病等也是诱发冻疮的重要因素。”
做好预防 轻松告别“年年冻”
部分患者在被冻疮纠缠后,来年会在原部位再度复发。故民间流传着“一年生冻疮,年年生冻疮”的说法。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容易发生冻疮的患者身上通常存在冻疮的相同诱因,或是末梢血液循环不佳,或是慢性病患者,或是缺乏锻炼等。而复发部位每年都一样也很好理解,冻疮好发生在肢体的末梢和暴露的部位,如手、足、耳垂等。
专家表示,对于冻疮患者而已,“一年冻,年年冻”不是必然的。预防冻疮应针对其发病机理,提前采取措施,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低温天气尤其要注意防寒保暖,衣服鞋袜宜宽松干燥,特别是要做好易发部位如手脚,耳朵等的保暖工作,以及经常揉搓好发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锻炼自己的心血管系统和皮肤的防寒能力,可以预防冻疮新发和复发。对于末梢血液循环不佳的朋友来说,适当服用一些能保持血液循环通畅的药物也不失为阻击冻疮发作的有效办法。